我们常说:“岁月催人老。”的确,随着年龄增长,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逐渐衰退,新陈代谢减缓,体力下降,精神不振,反应迟钝……这些看似“自然”的衰老信号,其实往往与一个关键因素密切相关——气虚。
在中医理论中,“气”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。气足,则精神饱满、思维敏捷、行动有力;气虚,则疲乏无力、动则汗出、易感外邪,甚至出现内脏下垂等气陷表现。而要改善这些状态,一味古老而经典的中药——黄芪,便成为补气抗衰的首选良药。
黄芪:补气之长,扶正固本
黄芪,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,味甘,性微温,归肺、脾经,被誉为“补气诸药之最”。自古以来便是中医补气固表、扶正祛邪的要药,尤其适合体质虚弱、易疲劳、易出汗的中老年人群。
【1】补气升阳,提振精神与体力
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,许多人未老先衰,常感疲乏无力、精神萎靡、注意力不集中。中医称之为“气虚证”。黄芪最显著的功效便是补气升阳,能有效改善因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、少气懒言、动则气喘等症状。
对于中老年人常见的胃下垂、子宫下垂、肾下垂等“气陷”问题,黄芪可通过提升中气、托举脏腑,起到辅助治疗作用。临床上常与党参、白术、柴胡、升麻、甘草等配伍,组成如“补中益气汤”等经典方剂,疗效显著。
@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广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2912号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