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正确测量腰围?
站立姿势:双脚分开30~40厘米,自然站立。
找准位置:用无弹性的软尺,沿着腰部天然最窄部位(通常是肚脐上方2~3厘米处)水平绕一圈。
测量时机:在正常呼气末测量,避免吸气或屏气。
读数要求:精确到毫米。
二、肚子胖必须减!即使体重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
很多人以为只要体重在正常范围(BMI 18.5~23.9)就万事大吉,其实不然。研究表明,即使体重正常,只要腰围超标,各种慢性病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。
根据《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(试行)》:
糖尿病风险:腰围超标者患病率是正常者的2~2.5倍。
血脂异常风险:高甘油三酯和“好胆固醇”(HDL)降低的检出率分别是1.8~2.5倍。
高血压风险:腰围超标者患病率是正常者的2.3倍。
“腰带越长,死得越早”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。因此,即使体重正常,只要腰围超标,也必须开始减肚子!
三、如何科学减肚子?没有局部减脂,关键在于全身减脂
很多人会问:“我天天做仰卧起坐、卷腹、转呼啦圈,怎么肚子还是瘦不下来?”其实,局部减脂是一个误区。无论你做哪种运动,脂肪的减少都是全身性的,而不是某个特定部位。
1. 如何动?科学运动是关键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:
每天主动运动:相当于快走6000步(约40分钟),每周至少5天。
运动方式: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车、跳舞等。
搭配抗阻训练:每周3天有氧+2天力量训练,间隔进行,避免疲劳。
运动强度判断:
可以轻松说话,但不能顺畅唱歌;
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%~70%(最大心率=220-年龄)。
2. 如何吃?低碳饮食更利于减肚子
很多人以为低脂饮食最利于减脂,但研究发现,低碳饮食比低脂饮食更能有效减少腹部脂肪。
一项研究中,两组人群分别采用以下饮食结构:
低碳组:碳水化合物30%、脂肪40%、蛋白质30%
低脂组:碳水化合物55%、脂肪30%、蛋白质20%
结果表明,低碳组在减少腹部脂肪方面效果更显著。
推荐一个1500千卡低碳减脂食谱(供参考):
餐次
食物种类
份数
能量(每份约90千卡)
早餐
鸡蛋+牛奶+全麦面包
3份
约270千卡
午餐
鸡胸肉+西兰花+藜麦
4份
约360千卡
晚餐
三文鱼+菠菜+南瓜
4份
约360千卡
加餐
坚果/酸奶/水果
2份
约180千卡
温馨提示: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后特别想吃碳水,可以适当增加主食份量,相应减少蛋白质摄入,避免暴食。
@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广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2912号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