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卒中,俗称“中风”,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的“头号杀手”,不仅高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,更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因素。一旦发作,轻则肢体麻木、言语不清,重则危及生命,即便幸存也常伴随偏瘫、失语等严重后遗症,给个人、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。
脑卒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:出血性脑卒中(脑出血)和缺血性脑卒中(脑梗)。其中,缺血性脑卒中更为常见,约占所有脑卒中病例的60%至70%,多因脑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中断,脑组织缺氧坏死所致。
令人担忧的是,脑卒中已不再只是“老年病”。随着生活节奏加快、饮食结构改变、压力增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存在,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群也面临脑卒中的威胁。医学专家提醒:预防脑卒中,30岁后就应提上日程,越早干预,效果越好。
30岁后如何科学预防脑卒中?
控制“三高”,稳住血管健康基石
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是诱发脑卒中的三大“元凶”。定期监测血压、血脂、血糖水平,一旦发现异常,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、饮食和运动进行干预,将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。
@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广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2912号-20